近两个月来,一场以“积分兑换”为焦点的墟落治理新实践在台安县达牛镇大于村一连升温。村里的党群效劳中心内,醒目的积分制治理步伐展板格外引人注目。比照已往,“积分超市”让大于村的村容村貌、乡土风情爆发了很大转变。
积分制是农业农村部在天下推广的墟落治理立异模式。大于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王瀚瑶的推动下,将“积分制”以“积分超市”的形式落地生根,通过把墟落振兴、情形整治、自愿效劳等事情细化为可量化指标,村民加入墟落建设、践行文明行为即可累积积分,凭积分可在“积分超市”兑换生涯用品。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,乐成实现村民从“局外人”到“主人翁”的身份转变。
“以前扫除院子是自家事,现在还能换毛巾、卫生纸。”日前,在积分兑换现场,村民何井田拎着用10个积分兑换到的卫生纸喜笑颜开。一旁的村民吴秀清举着同样用10个积分兑换的洗洁精感伤:“‘积分超市’开业后,大伙不但抢着料理卫生,做好事的人也多了,谁家没做到位,街坊们都会相互提醒。现在,互帮相助、共建家园的气氛在村里愈发浓重。”
为包管积分制长效落地,大于村以村规民约为基础,围绕墟落建设、文明新风等五大领域,制订涵盖情形清扫、工业劳动、矛盾调解等十余项内容的详细积分系统。无论是加入整体劳动、建言墟落生长,照旧化解邻里矛盾,村民都能找到赚取积分的“赛道”。
“积分制就像一把精准的‘标尺’,把笼统的治理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指南。”王瀚瑶先容,“积分超市”开业后,已经兑换了160积分,村民加入热情高涨,墟落自治能力显著提升。下一步,村里将把“最美家庭”“文明户”与积分制深度融合,一连引发村民内生动力,推动实现自我治理、自我效劳,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墟落新画卷。